法國來的後搖,RQTN雖然跟我認知上的後搖有所差異,我總認為在後搖歌曲裡應該是要總會有聽不完的取樣,音樂偏向沉寂冷酷,壓抑到不能壓抑,在聽不下去快轉衝動邊緣時,瞬間一切都爆發出來才是我想聽到的後搖。
所以那種在台灣常見到的,號稱獨立的、後搖的、知青的,又實際上看的書不多聽的音樂也淺的後搖樂團,他們最愛彈彈幾個順耳的分散和弦,優美的分散和弦,不知道在彈什麼的但好像不錯聽的分散和弦,談完分散和弦後開始很努力的刷和弦,這樣的情形看起來是在展現一種爆炸的情境,但實際上刷CHORD的右手普遍PUNCH都很弱,這樣的罐頭後搖,我寧願去聽hans zimmer,電影配樂都比較好聽。
恰巧這些團沒有一個不喜歡天炸與魔怪,但說實在的魔怪與天炸,說穿了也只是經緻點的罐頭後搖。喜歡他們的人,要麼就是喜歡的是團(我就是愛後搖與魔怪!)、要麼音樂品味還需要多些刺激。
回到RQTN,他們也是有些莫名其妙的情境在音樂中,也就是那些不斷重複的單音加上簡單到不行的鼓,但另人高興的是,在音樂進行越來越複雜時,RQTN不會給你大爆炸,不會用愛來刷和弦,他們就是一樣的維持同樣的情境,當然的他們更不會用,「吼叫」來表達他們所要表現他們的青春與情緒張力,因為那實在很聳,法國人一定知道這點,況且又有多少人會對你的吼叫有共鳴,你又能吼到誰心裡?
我喜歡RQTN是因為和聲有可聽性,用音簡單且美妙,音樂中所要表現的情境很完全的展露,一點點的用音變化就能改變音樂氣氛。最重要的是RQTN其沈溺感,讓我願意反覆去聽。
Album
2009 Monolithes en Mouvement
2010 Decades and Decisions
Ep
2008 We Were ... We Are
2008 RQTN
2008 we were...we are是我的愛碟,搜尋RQTN恰好看到貴文章,非常同意二三段。
回覆刪除你說得多麼中肯哪
回覆刪除這幾年一口氣竄出太多新團, 雖然知名度沒有老團高, 但可聽性真是超出太多了